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王小波《黄金时代》
感谢我的母亲,把我生在了春意盎然的二月,这个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
一些随想,记录于此。
在我十二三岁的认知里,二十一岁应该是一个很成熟的形象了。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想法,有实现想法的能力,可以独当一面,大胆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今,我就到了这个年纪,但是跟小时候想象中的形象还是有些许差距,很可惜我没能成为自己小时候想成为的人😭。
或许真正的成熟,并不是要达到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王小波书中写的那样,是生猛的牛挨捶的过程,只要捶的愈久,方能愈成熟。
接触工作
一个人要想快速成长,变得成熟,就得出去闯一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份工作去接触社会,学会独立谋生。在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出去工作,中学时的寒暑假也基本是一个人宅在家,在此之前我甚至连兼职都没做过。去年暑假,我终于鼓起勇气,找了个实习工作,我怀着激动的忐忑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帝都的列车。算起来,这是我的第二次北京之行了,上一次是19年,那时还没有疫情,应姐姐的邀约,在北京游玩了小半个月。初次来时,我刚满十八,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踏出河南。没想到时隔两年再来,竟已是打工人的身份了。
实习的工作很简单,看些文档,了解学习。一段时间便基本熟悉工作了。虽然薪水不多,刚够生活,挣到第一笔工资的感觉还是很是开心。我工作在昌平,住的地方离上班的地方也有好几公里远,坐公交都要十几站。北京的打工人特别多,公交特别拥挤,因为天气比较热,我喜欢下班徒步回宿舍,差不多要走40分钟左右,白天上班一坐就是一天,下班了走走还挺惬意的,就是一开始不看着导航走容易迷路哈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首都呆了一段时间,我的热情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北京,这个城市的确很包容,相对来说机会比较多也比较公平,但工资不高,住宿也不及学校宿舍好,在这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以前我是很向往北京这个大城市,漂过之后就再也喜欢不起来了。
工作与财富
第一次工作并没有让我积攒多少财富,纯粹就是一个工作体验卡,虽然过程有点艰辛但回味起来还是挺难忘的,通过工作知道了挣钱的艰辛,自己也获得了成长,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觉得自己融入社会了。不过话说过来,人活着就要吃喝生存,参与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取金钱。以前我觉得职场距离我很远,我从来没有认真的,现实的思考过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以前的想法很不切实际,觉得工资就是一个数字,只要肯努力就能挣到,经历这次工作之后我对工作有了更深刻更现实的认识。首先工作就是为了钱,理想只能排在钱的后面。出门在外,钱非常重要,没钱真的寸步难行(高铁票真的不便宜😂);在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东西都被金钱标了价格,比如人们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都要取决这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金钱,我也不例外,那会拿着微薄的薪水,虽然刚开始乐呵呵,但慢慢的开始认识到这世界的参差,心理就产生了巨大的落差,非常的焦虑。
金钱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不是唯一的,首要的物品。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也曾发疯似的想知道这世上有什么工作什么方法能挣到更多的钱,一度陷入拜金主义的陷阱去,就在某天,我在一个博主的博客上看到一句话:越是急功近利地想赚钱反而会更赚不到钱。确实啊,我从小接受的教育里给我的认知就算急功近利往往不会得到好的结果甚至还会办坏事。钱只是工具,一个用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工具,人不能为了一个工具陷入疯狂,这世上还有很多钱买不到的东西,比如健康、亲情、后悔药...... 所以更应该珍惜生活,享受的生活、我目前拥有的青春、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等,亦是我人生的财富。
学习、时间与人生
社会需要可持续性发展,人生也要可持续性成长。对于工作,不仅要考虑金钱的回报也要考虑对自身成长的帮助。理想的工作有不错的待遇和获得成长的机会,这样的工作往往坑位少人很多,只有少数人有机会。我个人认为年轻人的时候成长比赚钱更重要,但成长也要结合现实考虑,现在大环境下外部能够提供的成长的机会是越来越少,有时迫于生存不得不先谋生存再谋发展。这种情况下自学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同时重要的还有时间,尽可能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学习有用的知识。
在社会上,过去的应试教育里很多东西都是与社会脱节的,教育最大的用处其实就是获取一个文凭,在社会工作中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的,完全是超纲于教育体系范围的东西,所以需要自我学习。我还发现在社会的不确定性中,经验年限不等于就是工作经验,找工作时,打开各大招聘软件,以正常找工作的方式几乎都是要求有某某年的经验,了解了大多数工作其实做到后面都会重复且枯燥,如果只是在这个工作里,干一年和干十年的区别其实是不大的。现在的疫情状况更加加大了社会的不确定,需要考虑一些行业转型或覆灭的风险,所以为了可持续性的发展和成长,自学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多关注相近的行业领域,或许可以另辟许多蹊径。
生活、健康、压力、焦虑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是慢慢变老的。在这个年纪,虽然还是很年轻,但是身体感觉已经没有意见那么青春活力,矫健了。熬夜、失眠…...这些都在捶打着年轻的躯体;各种焦虑和压力接连不断,影响情绪和心情。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和健康是一切未来的基础。我觉得精神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长期过多过大精神内耗会消耗非常多的精力,我往往会因为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感到焦虑,徒增的焦虑不仅会消耗精力还会分散精力,出现焦虑就会不想处理摆在眼前的事物,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焦虑,把焦虑感降低。直面焦虑。先快速去解决紧要的焦虑事情,已经焦虑了,结果再差也比什么都不做好。
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内倾的性格。因为社会的偏见,这在生活中也给我带来过一些困扰,相当一部分的压力和焦虑也是因此产生的,以前我总是把这视为是弱点,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弱点。群体性的社会环境,相对来说外倾的人会更容易融入,无论是外倾还是内倾,现在在我看来虽是性格的不同但并非是分明的对立面。每个人处事的方式不同,思维也不同,内倾更像是一种思考习惯。虽然我习惯于内倾,但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表现得很外向,比如某些必要交谈,以及面试场合等等,该表达的时候还是要大胆表达的。
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以前感觉未来还有些遥远,现在觉得“未来”就到了眼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未来的焦虑只会只增不减,现在得社会,仿佛没有人能够安于现状的。
青春的年华,总是有很多烦恼,即使我明白要乐观,但还是会常常感到悲观,常常因为那种对未来的无力感感到悲观。其实乐观和悲观不是对立面,乐观没错,悲观也错,错的是太容易陷入极度的、纯粹的乐观或悲观中。纯粹的乐观主义往往是很脆弱,每次都是经不住多少次的捶打便失去了信心,变得悲观。陷入纯粹的悲观主义会比乐观主义更加糟糕,会加大消极的情绪,很难再振作起来。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烦恼很多,但仍要生活。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也会做错很多事,人生有很多的美好,也会有很多的失意,对于未来,还是要有个好的信念,要会在乐观悲观中灵活转变。有时会很迷茫,没有目标和方向,但还是要大胆向前,不退缩。尼采他老人家也曾说过: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有首歌的歌词里这样写:这个年纪的我们,更珍惜难得的自由......这个年纪的我们,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中.......这个年纪我已不再将就,有些事情无法强求,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无法挽留,青春慢慢从身边溜走,我开始变的怀旧,喝光了这杯酒,就再也无法回头.....
这个年纪有希望,也有无奈。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最好的年纪,最好的黄金时代,因为这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青春。
向前看,不摆烂,人生应该过的灿烂。
加油~~